.工商時報【朱漢崙】

從6月1日受命出掌財長職務迄今,張盛和掌舵財政部已1個半月,除了憑藉在稅政體系長年累積的專業,以及優越的對外溝通協調能力,逐漸化解最棘手的證所稅難題,張盛和從沒忘記財政部還有其他重要業務。

他同步進展國有地BOT案開發規畫,更首開先例率國產局專門為BOT案量身訂作SOP流程,希望能因此讓BOT案未來在整個公務體系推展得更流暢,由此已顯見張盛和對財長職務的定位及期許,將不會只當「萬稅爺」,而是作全方位的財長,不只是稅政,而是要將財部所轄包括國產、公股管理等多元業務,作全面的發揮。

事實上,從張盛和上任之後,財政部次長的人事安排,就可看出張盛和不只關心稅政,同樣關心財政部其他業務,特別是前國產局長張佩智升任財政部次長,更可看出張盛和希望未來國產局能在活化國有地利用上發揮更積極的功能。

前財長李述德在4年前接掌財長後,即指定張盛和為政務次長,4年下來,張盛和對整個財政部包括公股管理、國產局、海關等其他業務,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例如張盛和在今年2月退休後不久,兆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蔡友才就向張盛和提出在今年6月兆豐金董監改選時,出任兆豐金控獨立董事的邀約。

張盛和憑著機智的反應以及沈穩的個性,多年來在公務生涯上克服各種大小難題,特別是自馬政府執政以來,身為政務次長的他,常站在第一線與立院、產學界重要人士等溝通營所稅、遺贈稅、奢侈稅等稅政改革議題。這些經驗的累積,也練就他現在一身「處變不驚、冷靜應戰」的好功夫。

也正因為長年在公務體系的細膩觀察,張盛和更深知要如何突破公務機關人員的執行障礙。以BOT案推展而言,公務機關人員往往最怕的就是對諸如工程的招商、委任、簽約等重要流程不熟悉,怕出錯導致落入圖利、瀆職的責難,因此才首開先例,要國產局評估制定「SOP作業細則」,希望藉此讓各事業單位承辦人得以「按表操課」,排除BOT案因為這類疑慮而導致的推展阻力。

由此可見,上任不到2個月,但張盛和已作好準備,要當一個全方位的財長,如今證所稅紛擾已接近尾聲,財政部除了稅政之外的其他重要業務正蓄勢待發,外界看好,張盛和憑藉多年歷練及靈活的統合能力,將把財政部的業務推展成果帶向另一高峰。


本文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人物側寫-張盛和-要當全方位財長-213000466--finance.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士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